找到相关内容5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谛法——佛教根本要义之一

    天灾人祸,死后有六道轮回之苦,因此人类生存这五浊恶世中,充满著种种苦所以称为“苦谛”。   二、集谛:亦称为苦集谛。集是招感性,是自己内心所起的无名、贪(无厌的物欲)、瞋(气忿的言行举动)、痴(...现在的苦果是过去的惑业所生 未来的苦果是现在惑业所生的。又苦果存在之处,常伴以惑业,所以惑业与苦果常互为因果,从无始来即循环相续不已,反覆的受诸生死苦论。因是能招集生死等,故称为“集谛”。   “...

    如实

    |四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123071617.html
  • 四谛法

    六道轮回之苦,因此人类生存这五浊恶世中,充满著种种苦所以称为“苦谛”。   二、集谛:亦称为苦集谛。集是招感性,是自己内心所起的无名、贪(无厌的物欲)、瞋(气忿的言行举动)、痴(事理不明的自然心理)等所...生 未来的苦果是现在惑业所生的。又苦果存在之处,常伴以惑业,所以惑业与苦果常互为因果,从无始来即循环相续不已,反覆的受诸生死苦论。因是能招集生死等,故称为“集谛”。   “集谛”所指的是贪等诸烦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1243636.html
  • 佛说苦集圣谛和苦灭圣谛

      佛说苦集圣谛和苦灭圣谛   洪汝诠   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,拘留搜调牛聚落,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分别阐说四圣谛。即苦圣谛,苦集圣谛,苦灭圣谛。苦灭道迹圣谛。四圣谛简称为苦谛,集谛,灭谛,道谛,或者简称为苦,集,灭,道。   佛说苦谛是从无常角度去阐说,在拙作“原始佛教的人生观”一文中曾经对此作过进行探讨。佛说集谛和灭谛则是用“因缘法”,“缘生法”的认识方法去论证。   佛陀在舍卫国...

    洪汝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2879606.html
  • 佛陀的基本法轮

    、涅槃,一切大小乘佛典都离不开“四圣谛”。由此可知,佛陀的根本法轮就是“四圣谛”。到了今日,对于我们而言,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“四圣谛”的信、解、行、证的过程。   何谓“四圣谛”呢?就是苦谛、集谛、...道理,我们更要珍惜短暂的生命,把握、创造每个当下,也正因为一切都在变易当中,我们才有可能加上善的因缘而改变现况,我想这是佛陀告诉我们苦谛的真正用意吧!   第二圣谛──集谛   苦的生起、苦的根源 ...

    悟师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0583459.html
  •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

    善的行业,有时作恶的行业,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。这‘行’和上面的‘无明’,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业,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。   三、识—入胎之心识,由过去感业动力,使阿赖耶识受果报,遇缘托胎,完成现在...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色灭……乃至来世的生、老死亦灭。  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。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,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,从苦谛上悟入,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,故较声闻乘为深。缘觉由集谛之无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5940475.html
  • 从不杀戒看佛教伦理学与外道的不同

    见地。苦谛下的不杀,是从内心我苦之悲下出发的不杀业。每个人虽都感有苦,却所感的苦见因各自业的不同执戒的度不成量化,一般会显得如同不敢吃根茎般的过犹不及,所以不够科学。只有在众苦现象“集谛”的分析中,才能得到量化的总结。“灭谛”的成果,必须以“集谛”为前提,“道谛”就是这种前人经验的总结和传授。所以,佛教以提出非《五戒》俗见的新型真谛,以“集”的分析方法达到“灭”的实现,证得与俗见不同的佛道存在,佛法...

    昌迦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649847.html
  • 圣开法师:四谛

    —地狱饿鬼畜生。”总而言之,这些苦,皆三界生死大患,何止八万四千苦,谛审生死实是苦者,故名为苦谛。  (二)集谛—集是招聚集起的意思,此乃我们人生多生累劫以来,所作所行,一切善恶业的行为,都留下了...这就是众生生死的根本,这种业力就是宿命,能支配著未来新的生命,使人的生命,在这三界火宅之中,六道轮回,因因果果,果果因因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无有了期,不能出离,能审察这种未来烦恼惑业的道理,名为集谛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368035.html
  • 感受与四圣谛

    集谛)、苦止息的实相(灭谛),以及灭苦之道的实相(道谛)。 (Vediyamanassa kho panaham bhikkhave, idam dukkham ti pannapemi, ...dukkhassa sambhavam. 3)。 贪爱不仅是苦的根源,其本身就是苦。只要有贪爱,痛苦就生起。佛陀解说四圣谛的第二圣谛—集谛-并不以贪缘苦(tanha-paccaya dukkha)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4973620.html
  • 宗喀巴《现观庄严论金鬘疏》“教授修行及诸谛”释义

    的说明  辛一、教授苦谛  辛二、教授集谛  辛三、教授灭谛  辛四、教授道谛  庚二、结义  四、结论  p. 401  一、简介《现观庄严论》  鸠摩罗什翻译的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中,有一段经文说...。总之,合乎定义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谛。” [34]  关于集谛的事相,《集论》云:“何谓集谛?就是烦恼和由烦恼所产生的业。” [35] 意即,一切有漏的业、惑。  壬二、清净谛   关于灭谛,《集论》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465005.html
  • 21世纪的佛教居士修行

    的原因,即集谛;第三步拟定理想的目标,即灭谛;第四步提供解决的方案,即道谛。佛教居士面对资讯时代的冲击,必须因势利导,充分运用资讯,在瞬息万变的资讯中,掌握戒、定、慧三学的修行原则。  佛教各宗派的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245199.html